新万博体育

图片

欢迎访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书生赵小群:青春无悔的扶贫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29浏览次数:次

  本网记者 陆阳 通讯员 孙燕军 鲁云生

  赵小群(左二)教贫困村民使用收音机

  赵小群(左一)陪同双峰县委副书记杨萍(左二)观看湖南一师“三下乡”支教活动。

  白泥村是省级贫困村,位于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扶贫点。2015年4月,赵小群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团委书记,被组织选派到省级贫困村白泥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2017年7月27日,双峰县委县政府任命赵小群为双峰县委常委,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师扶贫工作队来了,让俺们的村里娃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质的教育,在我们学校建图书室、助学贫困生、建滑滑梯、修食堂、建塑胶足球场,真是给俺们村里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办了一件大好事……”在白泥村村民座谈会上,一位村民的发言道出了众多大家的心声。

  扶贫先扶智,发生在白泥村的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最感谢的是“外乡人”赵小群。从最初的不信任、不理解,到现在家家户户的座上宾,赵小群也感受到了白泥村民对他的变化。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青春无悔的扶贫之路”。

  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曙光

  “上面派来一个伢子,年纪轻轻,大学里来的教书匠未必还能给我们村闯出一条路子,我不是很有信心。”白泥村原村委书记王水其对我们说。

  2015年5月,赵小群从高校机关干部转变为进村入户跟农民打交道的“村干部”。赵小群刚到白泥村时,大家对他并不寄予希望。

  白泥村以山地、丘陵为主,无工业企业,主要种植水稻、红薯、玉米,农民收入以在外办电瓶厂、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100元。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面对贫穷落后的白泥村,初来乍到的赵小群,也感到迷茫,但他并未退缩。

  “能够被选派为全省第一批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赵小群坚定地说,“我本农村出身,从大山走出来,既然来了,我就要为当地百姓做点实事,我更不能丢学校的脸,能做多少是多少,能帮一点是一点。”

  经过大半年的走家串户,使赵小群明白了“老百姓是最朴实的,他们其实很善良,只要我们耐心的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支持我们”。为尽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立刻进入角色,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摸底走访。他采取扶贫工作队与镇包村干部和单独走访等形式了解各组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利用3周时间走遍了全村12个组,并主动与组长、党员了解情况,制定了整体规划。

  在资金筹集上,很多人认为是驻村扶贫有自身所在单位支持,有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的各项政策,给人感觉并不是难事。其实在村里要做成几件大事,尤其是帮到那些生活困难的村民个人,可没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赵小群都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每一单事,他开着自己的私车省里县里乡下一趟又一趟来回跑。为了村里的事情,为了困难村民的事情,和校领导一起利用社会资源四处找人“化缘”,跑各个部门要政策要资金,群众也因为他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中又不求回报、真心为村里好而认可、熟悉了他。

  实际上,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不少扶贫开发项目,关键是如何争取并利用好这些项目,把产业发展起来,让群众生活有奔头。在学校党政领导、全体教职工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赵小群结合白泥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白泥村走“产业致富,教育兴村”之路的思路,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散户鸡鸭养殖业,集中黄金蜜李、黄金蜜梨种植业,倾力打造白泥学校教育业。

  为打消村民对种植的顾虑,赵小群组织村干和村民代表到芷江县农业产业园、田家坪村、倒塘湾村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参观、学习、培训,并与芷江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随时按市场价收购该村蜜李和蜜梨,让群众吃下“定心丸”。今年计划先期土地流转80亩,再成片规模带动,为百姓增产增收,从而引导贫困村盘活自身资源,实现自身  “造血”发展。

  2016年9月6日,他和工作队带着贫困户养殖的土鸡鸭到长沙进行销售,短短两个小时售卖一空,让养殖户看到了致富希望,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个城里来的大学选派来的书记不是“讲台上的书呆子”,不但行动力强,而且资源多、办法多。

  山村孩子看到了希望

  白泥村内有1所完全小学,辖白泥、尖石、联石、江边四村,有教职工8人,教学班7个,134人,教学设施简陋、场地面积小、教学方式落后。

  在村民座谈会上,学生家长道出了白泥村众多家长的心声。“一师扶贫工作队来了,让俺们的村里娃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质的教育,在我们白泥学校建图书室、助学贫困生、建滑滑梯、修食堂、有钢琴有多媒体,真是给俺们村里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办了一件大好事……”。

  白泥学校食堂属简易生活用房,场地面积小、容餐人数少,扶贫工作队筹措资金10万元,改善了白泥学校食堂的设备设施及学校的办学条件,添置了电脑、钢琴、投影等器材。这里学校学生没有娱乐设施,扶贫工作队筹资1万多元购置了滑滑梯、玩具等,并向18位贫困学生送上了20000元助学金。扶贫工作队还为孩子们添置了6000册儿童书籍,总价值12万余元,建立了标准的图书阅览室,供学生借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六一前夕,一师一附小少先队与白泥学校小伙伴开展了“情牵白泥,快乐六一”心愿认领手拉手活动,一共捐赠了7116件物品,折合人民币约71465元。一支支铅笔,一个个书包,还有篮球、橡皮泥、跷跷板、医药箱等,满满的礼物,满满的爱,凝结着附小孩子与白泥小伙伴们的深厚情谊,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物质上的脱贫是一个层面,但更重要的是让村的孩子在思想上、精神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学院充分发挥附小集团的资源优势,与白泥学校实现友好合作共建和对口交流,签订了对口支援建设协议,从师资培养、学生成长、爱心助学、教学观摩等方面多开展各项活动,力争把白泥学校建设成为全县示范校。

  白泥学校师资紧缺、教师严重缺乏,扶贫工作队通过与省教育厅、娄底市教育局、双峰县政府、财政局、编办、教育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完成了2016年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定岗到荷叶镇2个招生计划,并于今年开始招生。同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开展了“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采用短期集中培训、置换培训和深度参与送培到县等形式,提高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利用校方优势资源,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白泥学校共同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的假期。

  落后村子彻底变了模样

  白泥村不仅贫穷,基础设施也落后。

  刚进村时,赵小群对白泥村印象深刻。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荷叶镇党委书记邹和聚对他说:“别看村里徽派建筑房子漂漂亮亮,脚下却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唯有出去靠打几个工赚钱,在家的人靠山吃山,靠着一亩三分的瘦田过日子,收入低、产业无、基础弱、资源乏。”

  赵小群的心像是被锤子重重地敲了一下,有点气馁,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里如果不贫困,组织还选派我来干什么?”邹和聚的实话,更是激发了他的十二分斗志,他暗下决心,要把扶贫当做学校之外的另一个战场,干出一番成绩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入村后,他和他的扶贫工作队员们厘清思路,确定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各方支持,先后组织完成了白泥铺路  2公里及零星1.5公里水泥路面硬化项目、组级公路100杆路灯建设、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规划、5公里水渠和4.5公里机耕路项目、12亩鱼塘、20亩油茶林和40亩鸡鸭产业基地道路等项目建设。

  白泥村村民左元球,是村里的贫困户,家有一个儿子。家里三兄弟五口人,三兄弟均患严重眼疾只能干简单农活,平时种地,农闲的时候做零工,生活非常困难。

  “赵书记多次到我家里走访,了解我家的困难,并根据我的愿望,帮我定帮扶措施,帮我争取低保、危房改建了新房,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真的很感谢他。”左元球这样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与白泥村先后开展“结对帮扶、白泥同行”暨党员“一帮一”活动。其间结对慰问困难户69户,制定帮扶措施,投入资金、物资10万余元。

  赵小群用行动证明自己,一点点改变人们的看法。在村里,他不把自己当局外人,跟村干部和村民们同吃同住,遇到修桥铺路、水渠建设、救灾抢险等大事,更是冲在前头。忙的时候,一个月也顾不上回家里一趟。

  在赵小群带领的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白泥村村容村貌、乡风民情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赵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是个真心实意帮忙没私心的人!”

  面对成绩和人们的称赞,赵小群内心淡然。他认为这些只是自己职责所在,本来就应该做的。再说了,就算有什么成绩,那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农村扶贫工作是个大工程,要靠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支持。

  目前,白泥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015年已脱贫45户,2016年脱贫18户,到2017年底实现全部脱贫。

  驻村两年多时间,面对家庭需要和工作需要,赵小群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他坚守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履行着自己心中的那份责任,他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了一曲时代的扶贫之歌。



版权所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地 址: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邮 编:410205
                     湘ICP备05000548号      湘教QS1-200505-000191
                     管理:宣传部    电子邮箱:hnysxcb@126.com

官方微信
湖南教育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