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

图片

欢迎访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学院篇 | 电子信息学院:党建引领 产教协同 科创赋能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21浏览次数:次

立足学校新工科建设的战略布局,电子信息学院迎来了焕新升级与历史性突破。其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根基牢固、积淀深厚。为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2021年,学校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3个本科专业组建成立新的电子信息学院,开启了面向未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的新征程,并于2024年获得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从2024年起开设“润之”卓越班。学院现有“三维场景可视化与智能教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智慧教育关键技术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装备智能感知与运维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8个。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256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命题,践行“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踔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聚精会神地作答新工科建设的时代问卷。

一、党建引领,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大思政”体系

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作为评价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新工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大思政”为育人理念,以“红色血脉”为育人载体,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课程承载、价值融入”的协同育人新路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培养既精通专业技术、又立志报国强国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思政工作提质增效明显,工科特色“三全育人”格局凸显。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高度注重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程,近四年,有“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等12门课程被学校评为课程思政A类优质课程,6名教师在全国以及湖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1人在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荣获理科农医类工科组一等奖。

推动社会实践育人。用好校本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以学校“大思政”体系为纲,立足学科专业特点,深度挖掘工科课程思政要素,构建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赋能人才培养育人体系,推动学生党团建设进工业园区、进企业、进社区,多措并举打造新时代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大思政课,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新万博体育可能。推动企业“大思政”课堂实现与第一课堂交融、协同、互补。

二、产教协同,深化学科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强化产教协同,以人才队伍为强支撑,深化学科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加快筑牢人才高地。以机制体制创新引才育才,激活学院师资队伍,抓实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力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人,博士52人,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8%;有硕士生导师17人,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湖南省二级教授、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领军人才等国家级和省部人才20人次;建有“高端工业装备健康状况智能监测与分析关键技术”湖南省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形成了青年博士骨干群、“润之”人才群、科研团队群。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级项目120余项,科研经费逾1560万元;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教育部教育研究成果奖、湖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9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

拓展学科专业设置。结合产业发展前沿,聚焦学校发展新理念新战略,制定符合学校和学院实际的专业建设计划,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近年来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现有4个本科专业,其中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人工智能专业从2024年起开设“润之”卓越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评校级“特色专业”。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本科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凝练一师新工科专业特色,面向湖南“三高四新”战略以及4x4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拓展基础知识讲授,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部分选修课程中,以科研反哺教学,将科技前沿动态与产业实际需求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专业基础。鼓励学生选修“无人机与FPGA”等微专业课程,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学习跨学科知识。拓展实践教学,依托湘江新区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优质企业实践基地,推进本科生深入三一集团、科大讯飞、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湖南中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湖南拓维云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优质企业的生产与技术研发一线开展工程实践实训。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运用院党政联席会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院系两级教学沙龙、定期磨课、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听课评教等方式推动教师钻研教材教法、提升教学能力、锤炼教学艺术。运用“互联网+”智慧教学先进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支持教师开展MOOC、SPOC等试点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科创赋能,构建工科“科研+竞赛”双元驱动育人

着力构建科研与学科竞赛“双元驱动”的新工科育人新模式,通过系统整合本科生早进科研、学科竞赛、“双百行”等实践平台,形成了特色鲜明、双元协同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赋能矩阵,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以研促学。实施“科研育人提质工程”,推动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早进课题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学生科研创新道路上的引领作用,依托优秀党员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科研团队,依托省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以学生为主体,以系为单位设置多个科研项目小组,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专业前沿知识,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科研真题,形成学术研究成果。近年来,学生主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在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

以赛促学。注重工科人才核心知识与创新素质培养,以学科竞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构建起贯穿本科四年的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育人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理解、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并将专业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验实训、创新创业资源平台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新万博体育更好条件保障。近5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76项,其中包括多项全国一等奖、省级特等奖、省级一等奖。

学生的专业基础与科创素养得到广泛认可。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60余人,考研录取率达27%,大批优秀毕业生服务于省内外高新科技企业。

面向新征程,电子信息学院将继续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国家“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高质量工科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为电子信息产业培养报国强国栋梁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审:张莎莎;二审:侯蓉;三审:欧阳斐)



版权所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地 址: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邮 编:410205
                     湘ICP备05000548号      湘教QS1-200505-000191
                     管理:宣传部    电子邮箱:xcb@hnfnu.edu.cn

官方微信
湖南教育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