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

天大主页 | 办公网 联系我们
...
天津大学党建网
...


【先进典型】天津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黎明:回报祖国的哺育 人民的恩情

时间:2016-06-11

  编者按:在天津大学广大的教职员工队伍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心怀党和人民,攻坚克难,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心系人民群众,爱岗敬业,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用无私的奉献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们心有大爱,率先垂范,以一流的业绩为天大赢得荣光,为党旗增添了光彩;他们以身作则,贯彻群众路线,是我们的身边为民务实清廉的榜样!本专栏介绍了他们的优秀事迹和感人精神,号召更多的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实干兴校”,为实现我们的天大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生导师赵黎明教授在学界可谓大名鼎鼎。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这些都是围绕在他头顶上的光环。

    但事业上的荣誉和成绩对于他而言,不是资本,而是责任。

    赵黎明常说:“我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是党和人民付出的心血,让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我的心灵得到升华,为我搭建了奋斗的平台。饮水思源,我要以不懈的努力,回报祖国的哺育,人民的恩情。”

    十多年来,赵黎明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通过“希望工程”先后捐助了23名各民族的失学儿童,率先捐资并感召他的学生们先后在青海、新疆、广西等全国边远、贫困地区及革命老区捐建了5所“黎明希望小学”,400亩“黎明希望林”,并在天津大学设立“北洋—黎明励学金”,个人捐助总金额达100多万元,受益青少年学生近千人。

    十几年里,他坚持捐资助学,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到了大学校园之外,为近千名贫困地区的孩子点亮了求知的“黎明之光”。

    十几年来,他的“感恩”情怀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师生们一起将捐资助学做成了一项感人的事业。

    十几年中,他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化在自己的行动中。

23张结对救助卡 通往知识殿堂的“通行证”
——回报人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埋头于一份有意义的事业并做出一番成绩,这样的人令人称赞;不仅专注于自己的成功,还能急民之所急,愿意伸出援手,担一份社会的责任,这样的人足以令人尊敬。

    作为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赵黎明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值得被尊敬的人。

    “我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党和人民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良好的教育,使我学到了广博的知识;谆谆的教诲,使我的心灵得到升华;改革开放,为我搭建了奋斗的平台;崛起的中国,为我展现了美好的未来。饮水思源,我不会忘记党和人民的培养,我将以不懈的努力、奋斗的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这是赵黎明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眼里,为了“感恩”和“回报”人民的培养,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理所应当、义不容辞的。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5年天津大学扶贫支援河北省完县即现在的顺平县。当时还是讲师的赵黎明随同学校一起到该县扶贫慰问。大量的实践调查使赵黎明深深感到农村教育的落后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现在回想起20多年前的场景,还是让赵黎明十分激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也许永远无法感觉到那种内心的震撼。那是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我第一次那么真实地接触到农村,感受到贫穷。”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看到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条件,赵黎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我始终觉得,贫穷的根本在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又会导致贫穷的产生。解决这个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顺平的调研经历深深地触动了赵黎明,他暗暗立志,“要尽己所能,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在倾其心血培养国家高级管理人才的同时,赵黎明始终默默地关心着贫困地区孩子的成长,希望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状况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1996年至1999年间,他通过“希望工程”捐款近万元,资助了23名失学的小学生重返校园。

    赵黎明至今珍藏着这23张记录有受捐助孩子信息的“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23张卡片来自安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全国20余个省市,涉及回族、维吾尔族、藏族、黎族、土家族、苗族等10余个民族的学生。

    一张张卡片承载着一个个希望,23个孩子在最无助的时候,被好心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而帮助他们插上飞翔翅膀的人,正是赵黎明。

    “每一张卡片对我来说都代表着又有一个孩子能够读完小学。400元对我们不算什么,可是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他们通往知识殿堂的通行证。” 赵黎明说,“多一张卡片,就多一个希望。”

5所“黎明希望小学” 将资助做成一项事业
——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赵黎明常说,捐资助学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掌握了知识,就要努力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通过“希望工程”捐助了23名小学生后,赵黎明一直计划着如何才能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成学业。“一个人做好事是一件事,一群人做好事就是一项事业。”赵黎明希望能够集结更多人的爱心,凝结成更巨大的力量,托起更多孩子求知、求学的成才梦。

    2001年,深受赵黎明执着于捐资助学精神的感动,他的学生们发出了捐款倡议,希望以全体同门的共同力量资助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和老师一同完成捐资助学的心愿。得知学生们的想法,赵黎明夫妇也十分感动,带头捐款一万元,作为第一笔建设资金。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赵黎明几乎给自己所有研究生都打了电话,电话里他无不例外地重复一句话:“我谨代表由于你的慷慨资助而将改变一生的孩子们,向你表示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无不被赵黎明一心帮助贫困学子的真诚所感动,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老师捐资助学的倡议。最终,在赵黎明和162名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共筹集资助金28万元。利用这笔捐款,赵黎明和他的学生们在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东回舍镇捐建了一所“黎明希望小学”——“西柏坡黎明希望小学”,并在滦河上游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捐建了400亩“黎明希望林”。

    2004年,第一所“黎明希望小学”落成。当地的百姓和学生们夹道欢迎,给赵黎明和他的学生们戴上了红领巾。赵黎明说,那是他有生以来接受到的最简朴、却又最隆重的欢迎,是一份崇高的荣誉。

    在落成典礼上,赵黎明满怀深情地对这所小学的第一批学生说:“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让你们因为生活的困扰影响学习,尽我们之所能给予支持,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你们以勤奋的学习,改变自己的一生;用科学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这是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共同心愿。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赵黎明和他的学生又先后多次捐款,接连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洒力池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地区、新疆喀什地区建成了4所“黎明希望小学”。

“黎明之光”薪火传 播撒最圣洁的情感
——在受助中学会感恩

    提起学生们对他捐资助学的支持,赵黎明的言语中闪动着感动和由衷的自豪,他说:“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

    而在162名参与捐资助学的学生看来,他们之所以做出一起参与老师捐资助学事业的决定,与赵黎明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感恩教育”是分不开的。

    赵黎明的研究生韩雪飞说:“赵老师总是教育我们,你们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应该在有能力的时候回报祖国和社会。当别人需要支持的时候,就要倾己所能,尽力去做。”

    “感恩”,不仅是赵黎明的人生信念,也是他对学生言传身教的重点,更是他在捐资助学的过程中希望那些得到资助的孩子们铭记在心的信条。赵黎明说, “我相信这种支持不仅对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将对他们的心灵产生深深的影响。激励孩子们树立自强精神努力学习,怀着感恩的思想走入社会,实现报效祖国的人生梦想。

    孩子们没有让赵黎明失望。在赵黎明和他学生十多年来的坚持不懈之下,“感恩”的火种播撒到了“黎明之光”照耀过的每一处角落。

     “西柏坡黎明希望小学”落成7年后,一名获得资助得以走进“希望小学”的孩子这样向赵黎明说:“你们为我们建设了美丽的校园,更带来了水晶一般的爱心。你们给了我们帮助,也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我们所有的同学将会对你们永远心存感激。”

    赵黎明说,听到那句话的时候他很幸福,因为对于他来说,“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看到获得捐赠的人心怀感恩,继续帮助他人实现理想,也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黎明希望小学”的捐款倡议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人类最圣洁的情感——慈善之心,以回报师恩的浓浓师生之情,慷慨捐款,资助那些贫寒而又希望努力学习的失学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赵黎明和他的学生们正是秉持着这种人类最圣洁的情感,一步一步地践行着他们的诺言。

    “只要有能力,我和我的学生还将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赵黎明说:“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我所有学生的希望。因为这项事业,承载着人类最圣洁的情感。”(编辑 刘思思)